
正因為我們先看過原來的實驗室,了解到空間利用的重要,所以我們的討論大部分focus在空間上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動線設計,至少要讓人有想要進去的感覺,但是這要實現,還是要有足夠大的空間才行。tintin則說,實驗室要是能夠有特別一點的風格或設計,例如一些藝術性的佈置,或許是激盪出創造力的原動。
據說兩組的討論結果相差很多,另一組大部分都關注在環境保護等等問題,不過當他們參觀完現有的實驗室,兩組的意見就很一致了。
下午去參與Seminar,大囧!報告的是個日本學生,大概講的是數位相機用的IC,講什麼感光的來著,我也不懂,聽得模模糊糊的,而且還很想睡覺,旁邊的美國學生應該恨死我們這群人了,一些在睡、一些在吵,一些也不知道自己在幹麻。

走沒多遠,就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標誌,告訴人們:就那些個停車位,要拿過諾貝爾獎才能停哦!這是優秀學校才能有的豪邁口氣啊!
校園一角,這是我最愛的兩張照片。Berkeley沒像Stanford美得誇張,但也夠了。


在熱鬧的Berkeley門前,有學生來來往往,大概也有遊人。

平常日的校園,充滿著年輕、活潑的氣息,我喜歡美國校園特有的佈告欄被蓬勃的社團與各項活動貼滿彩色佈告,喜歡他們free speech的公開論壇,喜歡舉著標語隨著音樂起舞宣導愛滋相關的學生,只能說,我對這樣自由的學風、環境充滿了嚮往。要論Berkeley的硬體,其實沒比台大高明到哪去,不同的是氣氛。
這幾天回到台大,我發現台大也很美麗,台大應該也是很有本錢成就許多厲害的人物。走在舟山路上看藍天,笑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